再好的产品没有用户,也是失败的。什么是好的产品呢,就是让用户离不开你,让用户习惯地依赖这个产品。从传统电视到智能电视的更替过程,可以看出用户越来越喜欢和互联网在一起。互联网+电视,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叠加。不是一加一等于二,一定是大于二。“只有创新才能让这个互联网+真正有价值,有意义。”
随着技术的革新,产品体验也在不断进步,界面和操作更简单方便已然成为评判好产品的一个标准。苹果、google都是该标准下的典范。而在智能电视市场上,用户体验是决定胜负成败的关键因素,无论是传统家电厂商还是新兴的互联网企业,谁能更好地提升智能电视用户体验,谁就能成为竞争中的主导力量。
提升用户体验感,就如同养鱼一样,要养鱼就要先养水,水是要淡水还是海水,需要看鱼的需求。面对智能电视,用户的需求不是很多,无外乎就是想得到最好的体验感。
智能电视就像手机一样,系统成为了制约用户体验的一大瓶颈。除创维使用自主研发的系统外,其余品牌的智能电视几乎都是采用的安卓操作系统。安卓系统为智能电视提供海量内容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制约用户体验的天然缺陷。使用过安卓系统手机的用户都知道,安卓系统最大的缺点就是吃硬件。无论使用多高配置的设备,只要用上一段时间,安卓系统就会出现卡顿的现象,难以支持流畅的运行。随着系统和应用程序的升级,智能电视服役一年半载之后就会出现“瘫痪”的征兆。用户花高价购买的智能电视,怎能容忍这种情况发生?在智能电视的系统上鼓励类似创维、酷开这种自主研发的系统,可以轻松解决越用越慢的超差用户体验感。
电视可以说真正做到了多屏合一。电视定位在,为小孩、老人和年轻人各研发了三种不同的系统界面,通过三种不同的遥控器按主页键切换到三种不同的风格。此外,酷开系统,开机速度快、搜索快、操作快,这都是安卓系统做不到的天然缺陷。就好比有些人出生就决定了人身的高度,而作为平凡的我们,即使用尽全身的力气追赶,差距依然会存在的。
天生的缺陷我们没有办法改变,唯一可以选择的是我们不去拥有这样的缺陷,智能电视的天然缺陷是系统,只要避开,智能电视就不会有瘫痪的一天。
目前互联网视频80%以上的收视来自于电视剧、电影、动漫、综艺、体育、纪录片,只有综艺节目、体育节目主要来自电视媒体。这意味着,电视台的内容优势将集中在综艺内容、新闻内容、体育内容,也就是需要“现场直播”的独家内容具有竞争力。
除了电视电视节目之外,电视的功能不只有看电视这一项,智能电视的功能被逐步放大。这样是智能电视与传统彩电相比,智能电视不再是一台独立的家电设备,而是
智能家居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智能电视产品不能只盯住终端硬件设备制造环节,还要兼顾平台、内容和服务。
如何在同质化的智能电视中找到出路,内容服务很重要,除了看视频之外,让我想到了之前买给孩子的电视,通过微信终端、APP终端远程和孩子聊天,一起收看视频,推送适合孩子看得动画片等等服务才是有孩子的家长的刚需吧。 看到过一个更专业的解读,智能电视即电视传媒必须搭建互联网视频平台,运营互联网视频产品,做好“一云多产品”。也就是说用户用一个产品的价格,买到数个产品的服务,这就是智能电视存在的价值。智能电视产品琳琅满目,但却没有产品真正运用物联网思维,用户难以从复杂的操控中解放出来。复杂、繁琐的操作流程,大大降低了智能电视的用户体验。
随着智能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机交互模式逐步升级,用户体验有所提升,但是智能电视的互联网接通率和用户活跃度仍比较低,所谓的“智能”并未体现在用户的实际生活使用中。
苹果设备作为智能的代表,如果一台电视和苹果进行交互,相信体验感不会太差,这就是人们对于苹果产品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