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家装行业频频获得资本青睐。2015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家装市场获得融资的案例数为22例,与去年全年持平。传统家装行业痼疾难破,这给了互联网家装创客们切入的角度。从信息透明、产业链整合、装修质量等多个维度针对传统家装业痛点,创客们发起进攻,通过消除信息不对称,大幅降低家装价格;针对传统装修公司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问题,建立以业主满意度为基准的装修验收指标,建立用户信任。
互联网家装将迎爆发式增长
2014年以来,O2O领域的家装创业发展迅猛,在资本市场吸睛无数。
易观智库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家装市场创业公司融资数量为22起,与去年全年持平。2007年至2012年累计共12起。2015年上半年的22起融资案例中,78%获得数千万元及以上融资。
创业公司屡屡获投,原因在于投资人看好互联网家装的行业前景。易观智库《中国互联网家装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5》显示,互联网家装2014年市场规模达到11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0%,预计2015年将达到1500亿,2017年将接近3000亿。
众多创业者前来拓荒。仅2015年上半年,涌入市场的家装O2O企业,就有百积木、蜜蜂巢、绿豆家装、U家装、360智能家居、美喵家居、斯品家居、吉米美家、极有家等。据亿欧网统计的国内最具影响力的40家互联网家装O2O品牌中,超过一半以上成立于2014年以后。
自2015年1月,定制家装平台爱空间获得雷军的顺为资本6000万投资后,行业巨头纷纷进场。6月,海尔旗下的有住网获得1亿元A轮融资。随后,房地产领军企业万科也涉足互联网家装,并率先在上海、武汉和重庆三个城市试水。恒大地产也宣布将与海尔集团在家电、家装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易观智库分析指出,中国互联网家装市场自2003年至2011年为探索期,2011年至2016年为启动期,2017年至2020年为高速发展期。当前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传统家装痛点提供创业契机
在创客看来,传统家装模式存在一些痛点:缺乏统一的评价体系,用户需要反复对比和挑选;产业链冗长,从建材批发到施工,中间环节层层加价;施工和监管如同左右手,“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质量难保证。有痛点的地方就有机会,瞄准市场需求,创客从各个环节切入互联网家装市场。
当前以O2O为特点的互联网家装企业的商业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平台式家装企业,代表公司有齐家网、土巴兔、美乐乐等。另一种是自营式家装企业,拥有自己的设计、施工团队,代表公司有爱空间、美家帮等。
消除信息不对称是互联网家装的一大优势。3空间创始人张磊表示,在其找装修的平台上,每位工长的服务质量和施工质量,都有过往的施工案例及用户评价,新用户可以一目了然地进行了解。在用户提出装修需求,工长报价“抢单”后,用户可以谨慎对比后做出挑选。
另外,传统家装行业的产业链极其冗长,涉及建材品牌商、经销商、卖场、装修公司、设计师和施工队,建材产品层层加价,最终用户需要承担的成本要比建材批发成本高出两倍甚至更多。在供应链管理上,不少O2O家装公司砍掉复杂的中间环节,对施工辅料做平台认证,从居然之家、万佳时代等主流供应商进货,使用平台认证辅料的工长会获得更多的派单机会。
美家团所有的材料均可从产品基地通过一次物流对接到客户家。据创始人佘达介绍,相较于传统装修公司,美家团的价格至少低了50%。
此外,张磊告诉记者,传统装修公司既负责安排施工,又负责监管验收,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出于对装修公司和施工队的不信任,用户不得不在装修过程中花费很多时间在现场监督,劳心劳力,但仍然无法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
张磊称,在北京,3空间依靠有30人的家装顾问团队,对装修的14个项目,281个节点进行检查验收,检测结果实时上传App。验收过程只跟业主接触,并以业主满意度作为考核指标。
靠口碑实现服务延展解决烧钱难题
装修质量和产能之间的两难问题成为互联网家装发展的掣肘。自营式家装爱空间创始人陈炜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公司提出20天完成装修,但20天的装修时间成本非常高,如何快速培育出大量符合要求的产业工人,成为爱空间发展的掣肘。
戈壁创投投资经理张婉晴认为,对于采用社会化众包模式的家装公司,比如绿豆家装,产能和质量并不是一个对立的关系。重点在于监督验收,“如果在监督之下,社会化众包能完成工艺的要求,产能就不会是瓶颈。”张婉晴表示。
洪泰基金投资经理黄瑀表示,家装低频、高客单价的特点决定了它不能靠烧钱来获客,而是更注重口碑营销。
张婉晴认为,家装公司做出品牌溢价后,可以在家具、软装行业、二手房装修以及家装后市场延展服务,比如墙面刷新、主材保养等,但前提是要形成较高的忠诚度。
易观智库称,互联网家装2014年市场规模达到11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0%,预计2015年将达到1500亿,2017年将接近3000亿。
家装公司做出品牌溢价后,可以在家具、软装行业、二手房装修以及家装后市场延展服务,比如墙面刷新、主材保养等,但前提是要形成较高的忠诚度。
——戈壁创投投资经理张婉晴
美家团所有的材料均可从产品基地通过一次物流对接到客户家。相较于传统装修公司,美家团的价格至少低了50%。——美家团创始人佘达
创始人:于鹏飞 融资情况:获得戈壁资本和京东私募股权500万天使投资
绿豆家装
让业主先装修后付款
绿豆家装创始人于鹏飞大学毕业后,进入全球最大的IT管理软件公司之一CA公司做软件开发。6年后,他给父母买了一套房子,但痛苦的装修经历让他备受折磨。2015年2月,经过半年的考察后,于鹏飞决定创业,做了绿豆家装。
于鹏飞认为,从施工方式上来说,目前的家装行业,主要分为全包和半包两种。全包是指全部材料的选购和施工,都交给施工队负责,客户虽然省心,但是不得不接受施工方提供的模板,选择空间小,很难做到个性化。半包虽然可以自行选择地板、洁具、瓷砖等主料,但耗时耗力,也仅限于一部分懂行的业主。而且半包的界限经常不清楚,“包什么材质一写就三页纸,客户根本看不懂。”于鹏飞称。
大部分人都是“小白”,对家装的门道摸不清楚,但是这些年轻的80后、90后,又都有个性化的家装需求。瞄准了这部分人群,绿豆家装推出了“6+1”的解决方案,除木门、地板、瓷砖、橱柜、卫浴、吊顶外,所有项目,都由绿豆家装负责提供,一目了然。这六项主材,客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自行购买,也可以在绿豆家装的线上商城选购。
没钱装修怎么办?目前市场上的解决方案是分期付款,不但要每个月还款,还要承担贷款利息。绿豆家装的做法更进一步,和银行合作,推出“睡到付款”,提供最长12个月的信用消费贷款,0首付、0利息、0手续费,客户可以先装修,入住后再付款。
这笔贷款并非没有利息,事实上,这部分利息由绿豆家装贴息给银行。
目前绿豆家装没有开发独立的App,而是依托于微信服务号提供服务,据于鹏飞表示,这也是基于家装低频服务的特点。
(曾庆雪)
创始人:张磊 融资情况:获IDG、高榕资本1000万美元A轮融资
3空间找装修
做装修界的滴滴和Uber
3空间找装修是一个去中介的装修服务平台。创始人张磊原先就职于IBM,担任全球商务解决方案中心技术总监。2014年,张磊开始寻找创业项目,家里两次装修的经历给了他启发。他找到原IBM同事邱硕,一起做了3空间找装修,从找工长切入,向互联网家装行业拓荒。
3空间的含义是做将客户和施工队对接起来的第三空间。为客户装修提供两种解决方案,A方案是自由抢单,类似滴滴的抢单模式,客户在平台下单后,工长进行报价,平台最高支持8位工长“抢单”。客户从报价的工长中,根据价格、级别、过往案例等信息,选择意向工长。B方案以设计为指导,统一施工价格,由平台根据工长的施工水平智能派单,类似于Uber的派单模式。双方签订协议后,工长开始施工。施工的过程全程有摄像头拍摄,客户可以随时查看施工的进展。
3空间目前签约工长300多名,平台和工长是签约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众包模式,施工、主材、辅料外包,但设计师和监管团队,都是平台自有。
张磊表示,设计师考核不以销售额,而以客户满意度为依据,设计师可以专注做设计。监管团队根据施工质量给工长评级,“让裁判员和运动员分家”,张磊说,客户其实很难了解家装的质量,而平台自有的监管团队,对工程质量逐项监督验收,换算成相应的积分,给工长进行排名。
目前市场上,不少二手房原有的很多基础都可以利用,不需要重新处理整个房间,更适合定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3空间的顾客多数以二手房装修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