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财报上观察,鸿海的营收成长动能已开始下滑,为了紧抓住最重要客户及启动转型,夏普的技术和品牌,成为郭董的灵丹。
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为何对夏普如此锲而不舍?从夏普2月25日发布的公告,可看到解答。
公告指出,鸿海投资夏普的4,800亿日元,其中2,000亿日元,将于未来3年间用在有机发光二极体(OLED)的研发及投资。1,000亿日元,用在未来3年间投资先进中小尺寸技术。
这间接印证了长久以来的猜测,郭台铭入主夏普,主要是为了比传统液晶颜色更鲜艳、更轻雹更省电,未来还可像壁纸一般随处摺卷贴挂的“梦幻显示技术”──OLED。
日本公共电视NHK纪录片《亚洲黑衣人移动了》,首度揭开鸿海设在大阪技术研发中心的神祕面纱。该中心网罗Sony、夏普、日立的前资深技术人员,致力研发OLED技术。
“将来,只要你眼睛看得到的,都有显示器产品,显示器的零件(面板),是我们的战略性物资,很重要,”郭台铭在该片透露对面板技术的重视。因为,抓住面板技术,更可抓紧苹果的心,这可是鸿海营收占比五成的超级大客户。
苹果正面临成长停滞的危机。2015年第四季iPhone全球销售7,477万台,仅比前一年同期微增0.4%,写下8年前第一支iPhone发售以来最差纪录。
当苹果进入成长高原期,鸿海一旦不能“跟着苹果一起成长”,竞争对手和硕分食组装订单的压力势必大增。郭台铭的解方,是进一步垂直整合,以先进技术抢下苹果面板订单。iPhone利润最高的两个关键零件是面板和金属机壳,其中,面板加上触摸模组,占整体成本高达两成。鸿海集团已供应苹果金属机壳,若能进一步掌握面板,绝对是加分。
要学面板技术当苹果的“一条龙”,跟三星抢单
“鸿海向来务实,入股夏普的目的,是要为大客户苹果提供一条龙式的完整服务,在有限的大饼中,占更大的份量,”集邦科技显示器资深研究协理邱宇彬分析。
鸿海旗下有面板厂,包括子公司群创和大陆端的深超、还有贵阳厂,以及夏普堺工厂(SDP)。但鸿海自家的面板技术,一直还没有办法让苹果放心。“群创努力了很久,一直做不到高端的,”一位熟知内情人士评论。
苹果目前LCD主要面板供应商总共有三家,日本显示器公司(JDI)、夏普,及韩国乐金显示器(LGD)。其中,夏普拥有高分辨率液晶显示器必备的低温多晶硅(LTPS)及氧化铟稼锌(IGZO)的产能技术和专利。
而且业界传言不断,苹果的次世代iPhone,极可能会换成和三星智能手机一样的OLED面板,甚至可能是如同科幻电影一样,可摺叠的软性OLED面板。
然而,当前OLED面板的真正王者都是三星,在中小型尺寸市占更高达九成。换用OLED,苹果劲敌三星势必成为主要供应商,这是过去几年,苹果对于OLED始终望之却步的主因。
郭台铭若能拿下夏普,集台日所长,打造出可与韩厂匹敌的全新OLED供应厂,库克势必“龙心大悦”。“苹果是push(郭台铭)的动力之一,因为它不想太依赖三星,”一名资深显示器分析师说。
要揽家电品牌发展智能家电,攻进物联网战场
此外,夏普的家电品牌,在物联网时代也是吸引鸿海的地方。
郭台铭在近年的股东会上,总是不断喊出,要转型到科技和服务的鸿海,集团要跨足“十一屏三网二云”等。
台北科技市场研究(TMR)分析师、《日经电子》特约记者大槻洋智说,在物联网时代,智能家电是重要的商机。但目前鸿海的大客户苹果,仍没有突出的家电产品。夏普在家电品牌上的口碑,除了液晶电视,近期的空气清净机、台湾人赴日“必败”的水波炉,都是夏普著名的家电。
“鸿海是一家后端工程和组装能力强的公司,夏普则是前端的研发能力很好,”大槻洋智认为,鸿夏在这一块的合作,未来也能对苹果之外的“其他重要客户”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