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2025/07/29

628

工地火灾困局,看智慧消防如何破解? _gebt广州建筑电气展行业动态

2025年5月11日11时16分,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锦鹏三街一在建工地突发火灾。起火区域为工地蓄能水池,经过消防人员的奋力扑救,12时43分明火被扑灭。然而,这场火灾造成了2人死亡、1人受伤(伤者生命体征平稳,无生命危险)的惨痛后果。

这场火灾再次将工地安全问题推上风口浪尖。据应急管理部门统计,仅2025年上半年,全国在建工地火灾事故同比增长23%,其中因电气线路故障、违章作业和可燃物管理不当引发的事故占比超过70%。工地已成为城市火灾防控的“薄弱地带”。这为建筑行业敲响了安全警钟:当城市建设的脚步不断加速,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能否跟上?在工期压力与安全隐患的博弈中,如何避免悲剧重演?

一、工地火灾频发的多重困局

建筑工地历来是火灾高发场景,其风险源于多重因素的叠加:

1. 动态环境催生管理盲区

工地现场人员流动性大、作业面复杂,临时用电、动火作业频繁。以本次事故为例,蓄能水池施工可能涉及焊接、切割等高温作业,若未严格划分防火区域或配备灭火设备,火星溅落极易引燃防水材料、脚手架等易燃物。

2. 人为因素放大风险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参差不齐,违规吸烟、乱接电线、设备操作不当等行为屡禁不止。某研究显示,近60%的工地火灾由人为疏忽引发。

3. 传统管理手段滞后

依赖人工巡检和事后处置的管理模式,难以实时捕捉隐患。例如,有限空间作业中,可燃气体泄漏若未被及时发现,遇静电或明火即可能引发爆燃。

火灾的危害远超直观损失:人员伤亡摧毁家庭,工程停摆导致巨额索赔,企业声誉受损甚至面临法律追责。更隐性的代价是,事故频发将加剧社会对建筑行业安全性的信任危机。

二、科技赋能:从“被动灭火”到“主动预警”

面对传统管理模式的局限性,智能化技术为工地安全提供了新解法。正如行业共识所指出的:“依托智能传感器,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安全生产管理的可预测、可管控水平,是破解安全困局的大趋势。”

1. 可燃气体监测

焊接、切割等动火作业是工地火灾的主要诱因。甲烷、丙烷等燃气若泄漏积聚,遇明火即可能引发爆燃。催化燃烧型传感器通过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的燃烧反应检测浓度,精度高,适用于焊接区、燃气储存点等场景。

2. 氧气监测

空气中缺氧会对人体产生影响,到一定程度还可能发生死亡事故。地下室、储罐、电梯井等密闭空间易因通风不良导致缺氧或富氧。因此应对缺氧状态以及可燃气体中氧含量进行监测。电化学氧气传感器以高精度监测氧气含量,常用于有限空间内氧含量检测及各类需要测定氧气浓度的场景中。

3. 有毒气体监测

夏季高温加速装修材料、涂料中有毒物质挥发,长期吸入可能引发中毒。电化学型传感器凭借其高选择性与高灵敏度,可实时监测挥发性有机物(VOCs)浓度,数据超标时触发警报并启动空气净化设备。

三、从“人防”到“技防”:重构建筑业的安全基因

当前,政策层面正加速推动智慧工地建设。住建部《“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广智能感知设备在施工安全领域的应用。对企业而言,部署智能终端不仅是合规要求,更是构建核心竞争力、守护生命安全的必然选择。

成都工地火灾的阴霾尚未散去,但技术进步的曙光已现。未来,随着5G+AIoT技术的深度融合,智慧消防系统将实现从“火灾预警”到“风险预测”的跨越。当每一块砖瓦的堆砌都建立在数据智能的基石上,建筑行业才能真正实现“速度”与“安全”的双向奔赴。



文章来源:gebt广州建筑电气展



广州国际建筑电气技术展览会汇聚亚洲智能家居行业闻名供应商,展品涵盖智能建筑,电气设备,建筑电气,楼宇自控,电气自动化设备,智慧社区,智能建筑电气技术等,为共享全球建筑电气市场信息提供互动商贸平台,是备受工业制造业推崇的行业盛会。广州建筑电气展会更多资讯、2026年广州国际建筑电气技术展览会展位预订、观众门票领取,请点击这里登陆广州国际建筑电气技术展览会官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对转载有任何异议,请联络本网站,联系方式:020-89816057;我们将及时予以更正。

全屋智能和智能建筑市场的主要平台

欢迎莅临广州国际建筑电气技术展览会!

联系我们

商务邮箱:

商务电话:

020-38251558

公司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林和西路9号耀中广场B2616室

主办单位官方微信

主办单位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