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一位名叫陈菲菲的92年女生在其自媒体平台“菲言菲语”上发文,指责360提供给商户的摄像头除了监控功能以外还会将视频的画面发布到其旗下的直播平台“水滴直播”上,侵犯了个人隐私,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针对自媒体的质疑与指责,360方面在第一时间内多次回应。奇虎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在其官方微信“老周开讲”里公开回应道,文章误导读者,混淆视听,有“黑公关”之嫌。水滴直播也在官方微博上连续发表了3篇声明,澄清舆论。
在水滴直播的官方网站上,可以看到其产品技术团队早在今年5月4日的时候就已经发布“商家设置直播提示公告”,对于直播中可能涉及到的个人隐私问题及早进行了约束。但是,12月5日晚,全国扫黄打非办在发布了“对利用某企业摄像产品录不雅视频事件深入调查”的通告后,水滴直播还是迎来了自己的全面内部整顿。这也间接说明了在监管上即便企业有心规范化管理,也依然难以避免被人发现有机可乘。
但是,在摄像头直播争议的背后,更让人感到忧心的,是未来物联网时代里,个人隐私与智能家居之间可能产生的矛盾与冲突。
“楚门”的世界或成现实
1998年,派拉蒙影业出品的一部名为《楚门的世界》的电影备受好评,在第二年便获得了多项奥斯卡奖项提名。然而让人始料不及的是,影片中男主角楚门的故事,在短短十几年之后,便从荧幕中走出,来到了现实。
物联网(IoE)一词赋予了人们对科技的无限想象。其本质是将人、数据与事物更加高效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每一户家庭,甚至每一个个提的日常行为,都会以数据的形式被保存下来,并加以分析。对此,首次提出“物联网”概念的凯文·阿仕顿在本月初的一次高峰论坛上还补充道:真正的物联网是自动化地去获取全世界的信息和数据,通过传感器来收集世界的数据。
虽然说万物互联是未来趋势,并且如今已经在服务人类生活上愈发得心应手,但每一个人的行为举止习惯都被外人所掌握多少还是令人不安。如果说楚门的世界与我们的现实最大的相似之处的话,可能那就是他的生活是直播给全球观众来看,而我们则是把自己的数据交给了家居、地产和互联网公司。
如今,全屋智能类的科技人居产品已不停留在概念层面。早在去年就已经有房地产公司高调与互联网公司进行合作,比如杭州万科与阿里智能。而在平日生活里,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尝鲜物联网,比如为家里添置摄像头,用于宠物监控。在宠物相关的社交群里,网友们的一大乐群便是互相展示在家里空无一人时所抓拍到的宠物照片,而在京东,淘宝等电商网站上,购置一款家用摄像头的成本也很便宜,价格一般在100至200元之间。
既然宠物随时随地的一举一动都能在手机上被看到,那么人呢?有网友就表达了类似的担忧:如果家里的物联网设备被黑客攻克,家里的小孩在智能清洁机器人的诱导下一步步走向阳台的窗边,最后出事了怎么办。
一张家用摄像机“通行证”,网上仅需10元
网友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飞风。在今年6月,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针对智能摄像头可能存在的信息安全危害,从市面上采集了38个品牌共40批次的样品进行监测。结果显示,80%的批次存在安全隐患。有的样品后端信息系统存在越权漏洞,同一平台内可以查看任意用户摄像头的视频;有的样品允许任意查看或下载存储在后端信息系统的用户注册信息和监控视频。而地下贩卖家用摄像监控更是已经形成了一条黑色产业链,令人触目惊心。
在网上,想找到贩卖摄像头监控实况的人并不难。在社交网站上,蓝鲸记者以“摄像头”为关键词搜索很快便找到了诸多相关的聊天群。在一个群里,记者发现有人不断发着广告,表示只要加入所谓的会员,便能查看自己地理位置附近的视频IP段,进而观看其他人家里的监控摄像。
在今年7月浙江丽水破获的入侵家庭摄像头案中,涉案摄像头IP就有近万个。根据犯罪嫌疑人供述,对着卫生间,卧室的摄像头往往能卖到10元一条,而如果内容“劲爆”,价格不仅能翻倍,还能在网盘上多次销售。
对于IP入侵,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高级工程师高胜解释道,获取IP的背后其实就是一个扫描器,它使用预先设定的账号或弱口令密码,在网上进行扫描、探测,从而可以发现存在漏洞的一些摄像头的IP地址,所使用的弱口令,一般是厂商通用的弱密码,或者是简短连续的数字和字母。
但在如今物联网设备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安全问题更应该得到重视。
今年年初的一份《中国智能家居设备行业前瞻与投资策略规划报告》中指出,在未来几年里,我国智能家居将迎来爆发期,年增长率将保持在50%左右。在2018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或将达到1396亿元。据相关市场机构统计,到2020年,全球将有500亿台物联网设备,而中国有可能将在2020年前成为亚洲最大的智能家居市场。在未来5年时间里,智能家居主要的发展方向之一,便是智能触碰屏和操作系统,通过智能控制屏如智能手机来实现对家里以摄像头,窗帘,门禁等为代表的内部设施的控制。
对于智能家居在安全隐私上的防控,业内认为主要需要从两个角度来进行考虑,一个是法律法规,包括对产品标准的审核,一个是产品的技术研发。
在法律法规上,目前有据可查的主要是在今年6月颁布的《网络安全法》和《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但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著名教授朱巍看来,《网络安全法》也有亡羊补牢的一面,在智能家居的案件上,受害者维权很难找到真正的侵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