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智慧城市建设,应该是规划、融资、运营、建设四位一体,应该出现一个智慧城市运营商。”当这样的论调出现在“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传统的运营商似乎也明确了转型的新定位。
在4月23日“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新型智慧城市论坛”上,中国电信集团副总经理陈忠岳表示,从数字化到网络化再到智慧化,新、老运营商之间是一个自然演进的过程,“我认为中国电信作为传统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之一,凭借现在的网络基础和已经搭建的云网平台,最有条件成为新的智慧城市运营商。”
“数字中国建设峰会”论坛现场 每经记者 吴林静 摄
将分散的设施进行数字化改造
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落地福州。这是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但每年夏天都会有几场台风来袭,并常常引发城市内涝。
陈忠岳介绍,2017年,福建省启动了防汛三级应急响应,中国电信当时同步启动了应急预案,合力抗击台风,最终以“没有出现内涝、没有灾情告知”结束。在陈忠岳看来,一部分得益于中国电信的网络备战方案。
据其介绍,当汛期来临前,福州市政府就找到中国电信提前备战。在备战过程中,中国电信对市中心区域进行了摸查,在47个区域部署了1500多套监测传感设备,包括智能井盖、井下水位监测、河道水位监测以及小型的气象灾害。通过实时采集路面上积水变化情况以及泛在感知的部署,及时发出预警。
“这就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在灾害预防方面的运用。”陈忠岳说,“河道、井盖在传统认知中都是互不关联的,福州做了数字化的改造和链接;排涝系统原本也是分散、独立的状态,此次将它们汇聚成了一个一体化的实时可控联排联调系统,完成了网络化的改造和链接;通过泛在感知系统产生预警的同时,可以做到全网视频联动,5钟内快速响应,实现泄洪、排涝等应急调度和指挥,这就是智能化的表现。”
这场防汛的战役,让陈忠岳和他的团队感受到“建设全面感知网络”的重要性。这张网可以有效地完成数据收集,可以将最小的微观单元连接起来,覆盖性监测城市的灾情,而且实时地聚集着人、车、路桥、地下管廊等大数据。
传统运营商历数四大优势
防汛备灾系统的建设并不是中国电信的终极目的,他们瞄准的是新兴智慧城市建设环节中的运营商。
“我认为,凭借现在的网络基础和已经搭建的云网平台,原来的基础电信运营商最有条件成为新的智慧城市运营商。”陈忠岳说,新老运营商,也并没有一个泾渭分明的分界线。说这话时,陈忠岳在台上自信满满,毕竟基础电信运营商在全国各层级的城市深耕多年,他们积淀下来的优势,从覆盖面来说比其他民营企业具有相当大的优势。
据陈忠岳概括,中国电信转型做智慧城市运营商的优势有四:
其一是地域覆盖面,“我们在全国有80%~90%甚至更高的地域覆盖,这就支撑了我们承接各类智慧城市的网络条件。”
其二是他们做解决方案的能力,中国电信以及它的合作伙伴,能够提供从规划、咨询、迁移、服务一整套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第三个是落地的能力,“原来的邮电局,也就是现在电信各个地市分公司,都配备了维护和支撑队伍,这就为智慧城市的运营提供了执行的力量。”
第四个则与最新的雄安规划有关,当业界普遍认为雄安新区将成为中国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的样本时,陈忠岳提到,中国电信参与了雄安新区智慧城市板块的规划建设。
目前智慧城市的建设已经普遍推进,统计显示,全国600多个城市启动了智慧城市建设项目。陈忠岳说,“新型智慧城市的实践实际上才刚刚开始,这一场大革命的序幕才刚刚拉开。”